近日,国家体育总局官方网站发布了一则重磅消息,即新版《运动员技术等级标准》(以下简称新版《标准》)自2025年1月1日起正式实施。与旧版相比,新版《标准》在篮球项目上作出了较大调整,特别是校园篮球赛事的参与名额和资格遭遇了大幅缩减甚至取消。
新版《标准》中,篮球运动员技术等级标准的内容明显减少。例如,在全国(U18)青年篮球冠军赛、全国(U17、U16)青少年篮球联赛、全国U17篮球比赛等多个赛事中,原本分别有各自的评定标准和名额,而新版《标准》将它们统一到了一起,并规定了新的评定标准。
具体来说,新版《标准》规定:第一名的队伍可获得7名运动员的等级称号,第二至第三名的队伍可获得5名运动员的等级称号,第四至第八名的队伍可获得3名运动员的等级称号。相较之下,旧版《标准》中,这些赛事的评定标准和名额更为丰富。
此外,新版《标准》还大幅缩减了二级运动员的相关内容,取消了全国(U16-19)青年篮球联赛的达级资格,以及其他一些赛事的达级资格。
值得一提的是,新版《标准》还明确规定,未上场比赛的运动员不得授予等级称号。在比赛上场要求方面,新版《标准》提高了标准,要求运动员累计上场时间须达到所在队伍比赛总时间的20%以上,且累计获胜贡献水平达到该赛事前80%。
总的来说,新版《标准》不仅减少了大量校园篮球赛事的达级名额和资格,还提高了运动员的上场要求,这对我国校园篮球的发展无疑带来了不小的冲击。